猫绝育可以避免疾病主要是因为绝育手术对猫咪生殖器官的改变,影响了激素分泌等因素,从而降低了多种生殖疾病的发病风险。
绝育是如何避免母猫生殖疾病的?
对于母猫来说,绝育后可有效避免以下生殖疾病:
- 子宫蓄脓:未绝育的母猫,由于体内激素的过度刺激,在生殖系统内可能积聚脓液,而绝育手术将子宫角及子宫体及双侧卵巢全数摘除干净,杜绝了子宫积脓的产生基础。
- 乳腺疾病:未绝育的母猫在发情周期中,乳腺组织受激素影响较大,患乳腺癌、乳腺炎等乳腺疾病的风险较高。绝育后,这种激素影响减少,降低了乳腺疾病的患病率。
- 卵巢囊肿、子宫肌瘤:卵巢和子宫在持续的激素作用下,容易出现囊肿和肌瘤等病变,绝育去除了卵巢和子宫,从而避免了这些疾病的发生。
绝育是如何避免公猫生殖疾病的?
公猫绝育后能避免以下生殖疾病:
- 睾丸肿瘤:绝育手术摘除双侧睾丸,从根本上消除了睾丸发生肿瘤的可能性。
- 前列腺疾病:公猫的前列腺受雄性激素影响,绝育后雄性激素分泌减少,降低了患上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肥大、前列腺炎等的概率。
绝育对猫咪还有哪些健康益处?
除了避免生殖疾病外,绝育还有以下健康好处:
- 减少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异常、肾上腺功能异常等疾病治疗和控制上受激素干扰的情况。
- 降低感染猫艾滋病等性疾病的风险。
绝育有哪些风险和需要注意的地方?
虽然绝育有诸多好处,但也存在一定风险:
- 麻醉风险:手术需要麻醉,尽管风险很低,但可能存在对麻醉的不良反应和手术创伤等并发症。
- 肥胖风险:绝育后荷尔蒙水平改变,新陈代谢可能减慢,容易导致体重增加。主人需要注意饮食管理,定时定量喂养,避免过度喂食,还可更换容易消化的猫粮。
- 行为变化风险:一小部分猫咪术后可能出现厌食、焦虑或抑郁等行为变化,主人需要给予耐心和关注,日常多陪伴互动,互动时可给猫咪吃小零食提高情绪。
常见FAQ
1. 公猫多大适合做绝育手术?
大多数医生建议公猫在5 - 6月龄时实施绝育手术,这时候健康状态较稳定,手术风险性相对较低,并且最好在发情前手术。
2. 母猫绝育后需要注意什么?
术后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、止痛药或其他药物,24小时内可能出现排尿或排便困难,可喂食流食或功能罐头增加营养减少排便,保持休息环境安静,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。
3. 猫咪发情期能做绝育手术吗?
不可以,发情期间猫咪生殖器官处于充血状态,手术可能会导致大出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