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害怕时会有多种表现,比如经常吠叫、与人保持距离、俯身假装攻击、四肢发抖、夹着尾巴、找角落躲起来、不愿进食等,还会有诸如畏缩、不安舔嘴巴、打哈欠、高度警觉、闪躲、来回踱步等表现。下面将详细介绍狗狗害怕的表现、原因及应对方法。
狗狗害怕会有哪些身体上的表现?
1. 姿态方面
- 夹着尾巴:这是很常见的害怕表现,狗狗在害怕时会将尾巴下垂并夹在两腿之间,例如当它进入陌生环境或者遇到陌生的大型动物时,就可能出现这种姿态,这是为了遮盖自己的气味腺以防止受到攻击。
- 俯身或蜷缩:有些狗狗害怕时会弯下腰,甚至蜷缩起来,这是在保护自己脆弱的部位,像肚子等。如果狗狗在家里突然蜷缩起来,可能是周围环境中有让它害怕的因素,比如突然出现的巨响等。
- 四肢发抖:当狗狗极度害怕时会浑身发抖,这说明它因为害怕而失去了力气,比如在遇到打雷或者被主人严厉呵斥时,可能就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- 来回踱步:焦虑的狗狗会踱步、躺下、爬起来再踱步,一点也不放松。如果环境中有让它不安的因素,如家中来了陌生人或者家具位置发生了较大改变等,狗狗可能就会开始这样的动作。
狗狗害怕时会有哪些行为表现?
1. 声音相关
- 经常吠叫或嚎叫:狗狗感到不安时,会发出声音来“壮胆”,刚到家的小狗面对陌生环境常常有这样的反应。如果狗狗突然开始频繁吠叫,可能是它感觉到了危险或者处于恐惧之中。
- 打哈欠:打哈欠也是狗狗感到焦虑和害怕的现象之一,比如当狗狗到了陌生的环境,就可能会打哈欠来缓解自己的不安情绪。
- 与人保持距离:狗狗在害怕的时候,第一反应是保护自己,所以会选择远离危险的东西,同时和人类保持一定的距离,这说明狗狗有恐惧和警惕心理。如果有陌生人靠近,狗狗可能会主动拉开距离。
- 闪躲:如果有人靠近狗狗,它转身就走开,这是狗狗不信任、感到恐惧和焦虑的表现。比如狗狗对新主人还不熟悉时,可能就会出现这种闪躲行为。
- 找个角落躲起来:胆小的狗狗会选择躲在狭窄的角落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,像桌子底下、床底下、沙发等,这些地方能给狗狗带来安全感。例如当家里有大型聚会或者有它害怕的人在场时,狗狗就可能躲起来。
- 不愿进食:有些狗狗在感到害怕时会拒绝进食,无论给什么食物都不吃。如果狗狗突然对平时喜欢的食物失去兴趣,可能是因为它处于害怕的情绪中。
狗狗为什么会害怕?
1. 环境因素
- 陌生环境:狗狗进入一个全新的、不熟悉的环境时,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感到害怕,例如刚到新家或者进入新的宠物医院等。
- 噪音:狗狗的听力非常灵敏,较大的响声或嘈杂的声音,如鞭炮、吹风机、打雷等,都可能让狗狗感到不适和害怕。
- 过去的不愉快经历:如果狗狗曾经被虐待、丢失或者受到惊吓等,这些过去的不愉快经历可能导致狗狗产生恐惧心理,例如曾经被其他动物攻击过的狗狗,再次见到类似的动物时可能会表现出害怕。
如何帮助害怕的狗狗?
1. 提供安全感
- 带到熟悉的地方:如果狗狗害怕,可以将它带到它经常呆的地方,比如它的狗窝,这样它会觉得比较有安全感。
- 主人的陪伴:主人可以将狗狗抱在怀里,轻轻抚摸它、安慰它,给它安全感。比如当狗狗听到打雷害怕时,主人的安抚能让它逐渐平静下来。
- 给予零食和玩具:给狗狗吃它喜欢吃的零食,陪它玩玩具,转移它的注意力。例如当狗狗因为陌生人来访而害怕时,用它喜欢的玩具可以吸引它的注意力,让它放松下来。
- 如果狗狗害怕某种声音或者事物,可以有意识地让狗狗去接触它害怕的东西,比如在它面前慢慢打开吹风机,同时抚弄它,让它慢慢适应。但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,避免再次给狗狗造成惊吓。
常见FAQ
1. 狗狗一直躲着不出来怎么办?
- 可以先用它喜欢的零食或者玩具吸引它,把它从角落里引出来。如果狗狗还是不愿意出来,不要强迫它,可以让它在自己觉得安全的角落里待着,同时主人在附近轻声和它说话,让它逐渐放松警惕。
- 有些狗狗在害怕时会进入攻击状态,比如弯下腰,瞪着眼睛,咬牙切齿,发出低吼。这是因为狗狗太害怕了,为了保护自己会攻击对方。所以当看到狗狗有这样的状态时,不要靠近,以防被狗误伤。
- 新到家的小狗因为对环境陌生会感到害怕,所以经常吠叫。可以给它准备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窝,把它放在相对安静的地方,同时可以在旁边放一些有主人气味的衣物,让它慢慢适应环境。也可以给它一些适合小狗的玩具,分散它的注意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