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训练动作的年龄因动作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。一般来说,1 - 3个月可以建立亲和关系与是非口令;4 - 5个月可训练坐卧立等简单动作;6 - 8个月能开始训练如坐立、站立、钻腿等动作;8 - 10个月可适当训练跳腿跳背(不宜过高);12个月以后则可以训练跳墙、扑咬等动作。
不同年龄段适合训练哪些动作?
- 1 - 3个月:这个阶段狗狗较为幼小,主要是和狗狗玩耍,建立亲和关系,并且适当地建立一些是与非的口令,比如让狗狗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,什么是不可以做的。这是训练的基础阶段,不能进行过于复杂的动作训练,因为狗狗的身体和心智还未发育到可以接受复杂指令的程度。
- 4 - 5个月:狗狗此时可以开始接受如坐、卧、立等简单动作的训练。这是因为狗狗在这个阶段身体有了一定的发育,能够理解和执行这些相对简单的指令。
- 6 - 8个月:像坐立、站立、钻腿之类的动作可以开始训练,但要注意不能过于猛烈。此时狗狗的身体机能进一步提升,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训练,但还不能进行过于剧烈的动作训练,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。
- 8 - 10个月:狗狗的骨骼基本定型,适当的跳腿、跳背训练是可行的,但不宜跳得太高。这个阶段狗狗的骨骼发育已经较为成熟,可以进行一些涉及跳跃的动作训练,但仍要注意保护骨骼,避免过度跳跃造成伤害。
- 12个月以后:狗狗已经完全定型,可以训练跳墙、扑咬等动作。此时狗狗的身体和心智都达到了成熟的状态,可以进行较为复杂和高强度的训练。
狗狗训练有哪些方法?
- 选择无干扰的环境:小狗好奇心强,在训练时如果周围有吸引它的东西,就会分散注意力,导致训练效果不佳。例如在户外训练时,选择相对安静、没有太多人和其他动物的地方,这样狗狗就能更专注于训练内容。
- 口令要一致性:为不同行为设定不同口令且不要随意改变。比如训练“坐”这个动作,就设定一个固定的口令,让狗狗习惯这个口令代表“坐”的动作。同时,为了提高狗狗的唤回率,尽量不要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。如果经常改变口令或者重复使用相同词语,狗狗会感到困惑,难以准确理解指令的含义。
- 训练时间不能太长:小狗注意力集中时间短,每次训练10 - 15分钟为一次,一天2 - 3次即可。如果训练时间过长,狗狗容易疲劳,也难以记住训练内容。例如,长时间的训练可能会让狗狗从开始的积极参与变得消极怠工,甚至对训练产生抵触情绪。
- 玩具吸引法:如果狗狗训练时不集中,可以拿它最爱的玩具举到和眼睛平行的位置,引导它做出动作,如伸出爪子、趴下、站立、停止等日常指令。玩具对狗狗有很大的吸引力,利用玩具可以吸引狗狗的注意力,让它更愿意配合训练。
- 奖励的时机很重要:对于聪明的狗狗,训练时给予小奖励,它们会更愿意听使唤。美味的食物是幼犬学习的动力,但要让幼犬用自己的行动去争取,而不是任意索取。例如,当狗狗正确完成一个动作后,及时给予食物奖励,这样狗狗就会知道这个动作是正确的,下次会更积极地去做。
不同阶段训练狗狗需要注意什么?
- 3个月以下:不适合训练,因为骨头和身体器官还不完善,此时训练容易拉伤骨膜或使身体其他部位受损。例如,这个阶段的狗狗骨骼还很脆弱,进行训练动作可能会对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。
- 3 - 6个月:这是训练的黄金时期,狗狗记忆力强又温顺听话。但也要注意每天训练的量,不能让狗狗太过疲惫。这个阶段狗狗的学习能力较强,但如果过度训练,可能会让狗狗产生厌倦情绪,影响后续的训练效果。
- 6 - 8个月:可以进行小强度的跑、跳训练,但要注意训练强度不能过大。狗狗在这个阶段身体虽然有了一定的成长,但还不能承受过大的训练强度,过度训练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。
- 8个月 - 1岁半:可以进行一些专业的障碍物训练,但也要根据狗狗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不同品种和个体的狗狗在这个阶段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可能有所不同,要因材施教。
- 1岁半以后:狗狗已经较为成熟,在训练时要充分考虑狗狗的个性和习惯。此时狗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模式,训练时要尊重狗狗的个性,采用合适的训练方法。
常见FAQ
- Q: 我的狗狗2个月,可以开始训练定点上厕所吗?A: 2个月的狗狗骨头还不够结实,不太适合训练,最好等到3个月左右开始训练。
- Q: 训练狗狗时,它总是不配合怎么办?A: 可以采用玩具吸引法,拿狗狗最爱的玩具引导它做出动作,同时注意训练环境无干扰,口令一致,并且把握好奖励时机。
- Q: 6个月的狗狗可以进行高强度的跳跃训练吗?A: 不可以,6 - 8个月的狗狗可以进行小强度的跑、跳训练,高强度训练可能会对狗狗身体造成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