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的应激反应是指在面临压力、紧张或不安全感时所表现出的生理、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。其表现可分为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。
急性应激会有哪些表现?
急性应激时,猫咪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:
- 身体僵硬发抖;
- 缩成一团躲在暗处不敢动弹;
- 眼睛增大、瞳孔扩散;
- 沉默或发出嘶嘶声;
- 弓背炸毛,呈现飞机耳;
- 出现呕吐、腹泻;
- 呼吸急促、张嘴哈气、想躲藏或逃跑;
- 身体或尾巴抖动;
- 毛发竖起;
- 逃跑;
- 过度清洁自己;
- 拒绝进食;
- 挑衅行为;
- 抓咬物品;
- 过度唠叨,不断发出叫声;
- 呼吸急促;
- 呆滞或迟钝;
- 吐血丝球;
- 警戒姿势;
- 打哈欠和瞌睡;
- 过度躁动。
慢性应激会有哪些表现?
慢性应激时,猫咪可能会有如下表现:
- 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;
- 精神萎靡,睡眠时间增长;
- 不排尿或乱尿;
- 过度舔毛;
- 远离人类;
- 不吃不喝或暴食、乱拉乱尿、无精打采、多度舔毛、容易受惊、拒绝亲人;
- 厌食或食欲不振,或过度进食;
- 变得更加亲近和依赖主人,或变得更加疏离和警觉,远离社交环境;
- 情绪起伏明显,非常敏感,且很容易生气;
- 一直喘气、并且伴随流眼泪、流口水、并且吃不下饭,还呕吐、拉软便、拉稀、频繁进出猫砂盆、而且尿液中还带血。
什么原因会导致猫应激反应?
以下原因可能导致猫应激反应:
- 陌生环境,如搬家、长途运输、去宠物医院打针、被主人带到外面、寄养等;
- 突然的噪音或响声,因为猫咪听力敏感,是人类的三倍;
- 陌生动物和人的威胁;
- 生活发生变化,如从前的玩伴不见或临时更换主人等;
- 有其他猫咪的气味;
- 吃药、打针等,特别是去做绝育;
- 害怕洗澡;
- 听到声音大,如铲屎官的呵斥声,鞭炮声,锅铲碰撞的声音等;
- 被送去寄养;
- 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弱,面临新主人和新环境难以适应;
- 性格比较敏感,遇到挫折如玩伴突然不在了、换猫窝或者猫粮、被主人遗弃等;
- 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,如家里来客人或者来了小狗等;
- 对声音特别敏感,如听到车的声音或者主人洗澡放水的声音等。
如何缓解猫的应激反应?
针对猫应激反应,可以采取以下缓解措施:
- 如果是因为陌生环境应激,主人可在猫咪出现应激后第一时间把猫咪抱进笼子里,放上水和食物,并用被子或毛毯盖住笼子,昏暗安静的环境能让猫咪感到一些安全;
- 使用费洛蒙,这是猫咪标记领地的信息素,当猫咪周围环境充满这些信息素时,猫咪会感到安全;
- 如果是家中有原住民和新猫的情况,需要将原住民放回房间,隔开一段时间,经常拿有对方气味的物件给猫咪闻,让猫咪熟悉这个气味,熟悉气味了再放原住民出来见面,如果猫咪还是十分害怕,就不要强迫它们见面交流了;
- 如果是带出去导致应激,把猫咪抱在怀里,并且安抚它,如果有猫零食带在身上可以引诱猫咪走路,让猫咪适应外面的环境,如果猫咪还是没有办法适应外面的环境,不要硬带出去,就让它在家待着;
- 如果是吃药、打针等导致应激反应,过了几天,猫咪还是没有缓解呕吐等情况,建议铲屎官带猫咪去医院检查;
- 如果是害怕洗澡应激反应,猫咪洗完澡,可以给它奖励一点小零食,以示安抚猫咪;
- 如果是听到声音大引起应激反应,日常生活中轻拿轻放东西,注意关门的力度,也不要去大声吓唬猫咪,猫咪躲起来只能让它自己待一会,不要强行拉猫咪出来,等猫咪出来再去安抚猫咪;
- 如果是被送去寄养引起应激反应,尽量不要把猫咪送去寄养,可以让朋友有空上门帮忙看猫,在家里安装可以发送语音的监控,让猫咪能听见铲屎官说话,买宠物自动喂食器,倒满粮和水,在手机上操控就可以了。建议铲屎官定时定点给猫咪喂粮,给猫咪选择一款容易消化的猫粮,让猫咪吃了肠胃没有负担。
常见FAQ
Q1:猫应激反应会持续多久?
A:猫应激反应持续的时间因猫而异,取决于应激源的强度、猫咪自身的适应能力等因素。轻微的应激可能几个小时到一天就能缓解,而严重的应激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周。
Q2:所有的猫都会有应激反应吗?
A:不是所有的猫都会有明显的应激反应。不同猫咪的性格、适应能力不同,有些猫比较胆大、适应能力强,可能对一些变化不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,但大多数猫在面临较大的环境变化或威胁时都会有应激反应。
Q3:应激反应会对猫的寿命有影响吗?
A:如果应激反应频繁且严重,是会影响猫的寿命的。因为应激反应会导致猫咪身体机能下降,免疫系统、消化系统、心血管系统等出现问题,容易引发各种疾病,从而影响寿命。